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坚持党对研究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任务、总要求,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谋发展,培养了“厚德包容、交叉创新、合作共赢、砥砺前行”的创新文化,党建引领科研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人员交叉,激发团队建设凝聚力,打造创新堡垒
坚持“人才驱动,引育并重”的工作理念,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始终把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才专业背景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引导不同科研背景的人才开展合作研究,打造多学科交叉科技攻关团队,凝聚科学研究合力,打造“既独立,又合作,能创新,可攻坚”的科研创新堡垒。人才既能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还能相互合作支撑彼此发展共同完成团队目标。在工作中建设团队,在任务中凝聚战斗力,在成果中打造科技创新的战斗堡垒。团队现有固定成员66人,其中党员教师35人,建设有两个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队,又是团队凝聚的主心骨,还是科研攻关的领路人。近几年,引进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等优秀博士44名,培养泰山学者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青年教师中3名博士直聘教授,6名博士直聘副教授,8人获得德州市“天衢英才”称号。根据科研攻关的需要,灵活搭配人员,打造不同学科背景研究人员交叉融合、老中青优势互补的良好科研环境,建设了12支创新团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育”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4个。对于高层次人才,本着“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充分尊重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长期与3位院士,近2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保持合作,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中。兼职引进了2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实验室带团队、做课题,建设实验室。研究院相续获批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科交叉,激发科学研究创新力,构筑科研高地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当前学科交叉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学科交叉通过学科间知识融合和相互启迪,有利于解决学科间的共性问题,产生原创性成果。2020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增“交叉科学部”。2021年1月,“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多年来,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始终如一坚持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理念,优化凝练研究方向,组织设计研究课题,细化实施研究方案。坚持Bio-X多学科交叉融会理念,促进了各研究方向内部和各方向之间的交叉创新,激发科学研究原创活力,产出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构筑生物物理交叉研究领域的科研高地。目前,研究院拥有“生物物理”省重点学科,建设有“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猪群健康和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和“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近几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国际上实验证实最大功能性lncRNA数据库,发展了相关预测方法;利用智能计算方法研究非编码RNA核糖开关的结构功能关系,指导抗菌药物和生物传感的设计;开发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的石墨烯场效应管及SERS痕量生物传感手段,构建了免标记、无酶扩增检测技术等。
校企交叉,激发服务地方源动力,助力校城融合
高校科研和地方经济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积极探索科研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校企合作互助,互惠共赢,携手发展。新时代,把握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大势,紧扣国家和省市战略性产业导向,发挥优势,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研究水平,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德州市“541产业”“三三倍增”等重大战略,推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进程。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按照“支部发展特色化,服务企业专业化”的思路,根据老师们的科研背景,重新优化两个党支部成员,调研老师的服务需求,摸清各支部的服务能力,制定服务地方的目标,有组织、有目的对接行业企业,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企业工作的新模式。在乐陵市人民医院和庆云县人民医院分别建设“博士工作站”,充分发挥研究院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结合医院的临床需求,通过开展科研报告、双方座谈、合作课题和共建实验室等项目,促进合作交流,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山东希森集团合作开展“山东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研究马铃薯抗病和耐盐碱分子机制,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与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实验室,实现了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研发了“DNA和RNA病毒核酸保护剂”等。
生物物理研究院党总支发挥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平台建设优势,把握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大势,以“三个交叉”促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交叉创新团队,建设生物物理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一流省级重点实验室,成为山东省生物物理领域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交叉人才聚集培养基地、国内外交流合作基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为全省生物领域科技创新贡献力量。